返回

太祖实录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40章 南返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魏军在远处看到几个零星的休胡骑兵,他们静静的在远处注视着魏军,似乎想要知道魏军的具体动向。

    不一会,就有一个休胡骑兵离去,看来他是想要回去禀报这个情况。

    “不必理会他们,我们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李雍对身边的将军们说道,这场郊游该结束了,李雍也对边境的情况有所了解,目前他并不想和休胡人发生摩擦。

    目前魏朝的精力不在北方,也就以防御为主,只要胡人不挑事,他们也就不多在意。

    途经那些戒备森严的县城,李雍特意进去看望那些官员士卒和百姓。

    在这个名叫同武县的地方,它的城墙上配备有箭楼、角楼等防御设施。

    里面也驻扎着魏军,这些魏军的主要职责是保卫县城,抵御休胡人的侵袭,同时也可能参与边境巡逻和侦察任务。

    “陛下那就是本县县令。”

    徐定安指着正小跑过来的一位中年人,他的身后还跟着几名同样身穿官服的官员以及几名身穿铠甲的武将。

    “下官同武县县令封适叩见陛下。”

    跟在县令身后的其他官员也向李雍叩拜。

    “请起吧。”

    李雍挥手示意他们起身。

    “谢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进去看看同武县的情况,朕就暂时不听你们讲解。”

    所谓百闻不如一见,刚好就在同武县,李雍就不打算听他们介绍,而是自己进去看看。

    “下官明白,就由下官给陛下领路。”

    同武县的城墙,比一般县城的城墙要更加高大和坚固,这些城墙是这里的百姓抵挡胡人入侵的一个重要屏障。

    “没想到这里的市集和商铺还算繁荣。”

    作为一个边境县城,还有胡人威胁,这里的商铺和市集反而没有凋零。

    “陛下,由于胡人的威胁,大多数商家都愿意在县城里交易,县城也需要大量商家为他们带来其它地方的商品,所以就显得还算繁荣。”

    同武县令封适在一旁为李雍讲解。

    这个县城并没有多大,但正因为它的存在,让胡人不敢肆意进犯,胡人没有攻城能力,草原上也没有足够的东西为他们建造攻城器械,战马也爬不上城楼。

    所以,这就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最大的不同,农耕更喜欢定居,游牧更喜欢四处迁徙。

    定居防御强而进攻不足,游牧攻击强而防御不足,这都是他们的民族习惯造成的。

    从同武城出来,李雍现在对于农耕和游牧已经有了一个明白的理解。

    “徐爱卿,北方的防务,还是要你多多劳心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是臣等份内之事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有那些边境县城以及城堡边关组成的防线,易冀城的安全是不用太多操心,除非休胡人大举南侵,然后守将昏聩无能。

    回到易冀城,李雍登上城楼,在北门眺望远处,他想象着胡人南侵的情况以及这里的守将该如何防御。

    易冀城的防御措施以及城墙建筑,不比晋丹城弱,在有些地方还要比它强,就拿城墙高度和厚度来说,李雍能感觉到易冀城要强于晋丹城。

    和晋丹城一样,易冀城里也有武库和大型粮仓,而且规模还不小,这就是他们抵御休胡人的底气。

    对于北部边境的巡视,李雍打算就这样结束,大致的防务都没有让李雍失望,这样他南伐楚国也就能放心。

    从易冀城出发的皇帝队伍,向着京师返回,一路上和他们出发时的情景不一样,出发时是从繁华到不繁华,现在是从不繁华到繁华。

    那些靠近边境又有敌寇肆虐的地方,又如何能繁华起来。

    北方胡尘肆虐,鞍马将士辛苦。忍退却,毁我百姓万家安。征夫泪,边民苦,王师何年荡胡虏?

    天朝巍峨御四方,将相筹谋报圣主。兜鍪旧,甲衣残,忍见闺房日夜思,城头骨!

    哀我百姓劬劳,赞我王师雄武,不似京师阑珊舞,唯愿边城熄烽火。

    “乐涛,比起南边的诗词,北方更少柔情欢爱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北方胡尘战火,如何温柔情爱?”

    乐涛和李雍相视摇头。

   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一方民情亦如此。

    京师洛封城,重新出现在李雍眼前。

    “比起洛封城,北方那些城池只有其防御而无繁华。”

    李雍策马向前,京师已经做好迎接皇帝的准备,在李雍向他们传话从哪里进城时,丞相就立马在那个城门口做好防务,然后准备迎接皇帝。

    进入洛封城,李雍和那些负责迎接的官员寒暄完,就和太子一起去景明殿。

    “朕北巡的时候,京师里有什么重要的事发生吗?”

    “回父皇,京师没有什么大事发生。”

    自从魏朝与楚国暂时休战,现在魏朝已经没有太多的大事发生。

    动乱并不是常态,只有安稳

第240章 南返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